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5章 一体同观

微信翻到2018年7月2日,内容还是只更新了圣安寺公众号。所以,最近的几篇文章的更新内容,也都是重拾曾经的笔尖记录而已,实在是不知说什么好,惭愧!

?6月29日李在汕大的毕业典礼演讲被刷屏,大家都知道他依佛理而行经营之道,做人亦如此!但内地很少人知道他的母亲和夫人都是虔诚的“在家居士”(居家学佛人士,也就是皈依的佛弟子),他的“佛化家庭”在港台也是榜样里的代表。

文章的标题:什么是“无我”|90岁高龄李勉励学子“建立自我,追求无我”

勉励莘莘学子,“建立自我、追求无我,活出真正胜利的人生。”,“无我”,用佛教的术语说也就是“空”。佛教的“无我”论,为现代人的安身立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。“无我”是为破除“我执”而说,是为了让人们透过现象之我去了悟它的本性,破除种种虚幻景象,颠倒妄想的系缚,从而成为一个身心和谐,人格健全,服务社会,利益大众,充满喜悦,活在当下,体现真正自我的人。

相传佛陀降生时,周行七步,遍观四方,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说:“天上天下,惟我独尊”。人们都很喜欢称引这句话,但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呢?有的人甚至把这句话当作个人至上,以自我为中心来理解,真可谓是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佛陀所谓之“我”,并非一般人心目中那个以个人身心欲求为中心的妄执之“我”,而是超越了个人生死利害的真实之“我”。所以,佛陀在说了“天上天下,惟我独尊”这句话之后,紧接着就说:“三界皆苦,吾当安之”(《修行本起经》卷上);“此生利益一切人天”(《过去现在因果经》)。这也就是说,佛陀所讲的“惟我为尊”,是在利益一切人天的行为中,亦即在为群体的奉献中,体现出自我之存在和价值,唯有如此,才能获得为世所尊的真实自我,获得充实自信的人生。这正是佛说“无我”之理最具体的体现。

?7月3日:曾经后悔卖了广州的房,后悔转了天津的培训中心,现在越来越欣慰:还好,菩萨给我磨难,促使我做出当初的决定!虽然,在这小城岳阳与一二线城市各种配套落差悬殊,但“心安”【你拥有再多,没有一颗平静的心,走得越远越望不到归途。】

转发的那篇文章写的是一线城市人的焦虑,离婚排队,落户排队,连上天台都排队。大家都在赌明天可明天永远都只是明天而已啊。链接的已经看不到了,只是还能回忆起部分内容,当时的感慨还是很认同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