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96章 “呼兰大侠”-20

刘文提出:凶手,可能不是一个人。

当然,之前警方已经分析出,凶手可能不是一个人,当时大家的意思是凶手有同伙。

但刘文的意思是,几次案件,不是同一个人所为。

毕竟有王辉模仿作案的情况发生了,所以刘文觉得,还有别人,也在模仿作案。

虽然几个案件看起来非常一致,但刘文还是发现了细微的不同之处。

比如,前两起案件,是在呼兰县城以外发生的。地点的不同。

其次,大家之前都分析出,凶手除了杀人抢枪之外,都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,但刘文提出,在马福林案件中,凶手还骑走了两辆自行车,这个动作就是多余的。

要知道,当时警方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,这种情况下,凶手还做出了骑走两辆自行车这种举动,这个其实有很大的风险。

最后一点就是,凶手同时对呼兰县境内和许堡乡都非常熟悉,这种熟悉,必须是曾经长期居住或者长期活动过才能达到的程度。

假如是同一个人,具备这一特性的,应该很容易就查到,但警方却始终没有发现有这样的人存在。那说明什么?

只能说明,不是同一个人。

呼兰县作案的人,对呼兰县很熟悉,而许堡乡作案的,是另外一个对许堡乡很熟悉的人。

另外,针对凶手的性格,刘文也做了分析:

“从这个人的作案手法来看,是对警察有刻骨仇恨的人,同时他非常冷静沉着,甚至可以说心狠手辣,这种人,可不是一般人,按理来说应该很好分辨,但2年多的时间,我们却一直没有发现符合这一特征的人,这是为什么?”

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陷入了沉思。

确实,不管从哪一点来说,凶手都显得很特殊,但警方忙乎了2年多,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精力,却始终没有锁定有一丝的目标,这到底是为什么?

这实在是令人费解的一个难题。

“所以我觉得,凶手不是一个人,甚至可能有好几个人。”

当然,这些,也都是刘文的设想,毕竟按照之前的侦查思路,案件一直没有突破,所以他希望能打开大家的思路,寻找不同的侦查方向。

在进行了新一轮的探讨之后,大家决定放弃之前的人海战术,改为从凶犯的作案逻辑和身份特征上去打开突破口。

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,“呼兰大侠”的真身到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